雅昌艺术论坛第十届中国文人瓷画研讨会在常熟隆重召开
2012-03-26
自2003年雅昌 “近代民国瓷版”开始建立,民间热爱喜欢浅绛彩瓷的人雨后春笋般的涌现,雅昌艺术论坛中国文人瓷画研讨会也在广大网友的热心支持和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先后在诸暨、宁波、景德镇、杭州、石家庄、黄山、长沙、南昌和沧州成功举办了九届,它的举办不仅将原先专家们不屑一顾的浅绛彩瓷推进了众多藏家的视野之中,而且使得“玩浅绛”成为了一种潮流。本届研讨峰会是历届中国文人瓷画研讨会人数最多,组织最全面,最成功的一次聚会,会后各地网友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在24号当天的开幕仪式上,雅昌艺术网总编朱文轶致辞,向与会各届人士表示感谢的同时介绍了雅昌从为人民艺术服务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转变,特别是针对用户的服务,雅昌在今年已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常熟市委副书记王飏则认为这次活动是发展当地文化产业的重要契机。他表示“雅昌艺术论坛第十届文人瓷画研讨会在常熟举办,必将为弘扬江南文化、打造江南品牌、展示江南风采、共享江南文明提供华美的舞台,更是一个促进江南文化与其它区域文化交流共融的广阔平台。”
雅昌讲堂是本次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张浦生以中国陶瓷史为脉络,对历代瓷器上的绘画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解说,他提出在收藏热的今天,晚清浅绛彩瓷的价值已被人们逐渐认识,盛行于晚清同治、光绪年间的浅绛彩瓷为釉上彩,与当时艳丽媚俗的彩瓷相比,它显得清新典雅别具一格。再加上其具有诗书画印及署名落年款的特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深受广大民众的普遍喜欢。故而,浅绛彩瓷应为我国古代彩绘瓷史上最后一个亮点。它上承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特色,下启民国珠山八友新粉彩画风,值得收藏展示和专业研究。相信随着民众对浅绛彩瓷的认识加深,浅绛彩瓷将成为更多藏家关注的热点,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
网友“海淡天高”做了中国晚清浅绛彩专题发言,网友“雅玩珍藏”做了民国新粉彩、新中国成立后5678瓷器专题发言。“昌水渔者”的点评、“青萝拂衣”的雅论、“井冈杜鹃”对艺术品投资的分析为今后文人瓷的收藏与研究、投资与收藏起到了引领和破题的作用。讲堂还增设了互动环节,现场氛围愉悦而热烈。雅昌第二届赛宝大会民版10大精品及帽筒节颁奖仪式随后举行,雅昌艺术论坛总编、论坛主编、雅昌近代民国版版主分别为获奖网友颁奖。
此外《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的首发式也在活动期间启动,该书是近年来关于浅绛彩瓷的一部系统性工具类大型图书,作者徐锦范(雅昌网名:绛云轩主人)以近16万文字和中国晚清浅绛彩瓷画名家的代表作760余件,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的兴起与衰落史。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瓷器泰斗耿宝昌先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浦生先生担任本书顾问。这本融理论文献与作品展示为一体的著作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关于浅绛彩瓷器发展历史研究的空白,书里采纳了众多网友的资料和观点,堪称雅昌艺术论坛民版集体智慧的体现。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认为,这本著作的发行是对于浅绛彩瓷的重要总结,也代表着中国浅绛彩瓷的光辉历程得以认知。
3月25日一场由网友藏品组成了拍卖会在期待中拉开帷幕,从藏品水准、图录印制、流程安排到拍卖师的现场表现不亚于专业拍卖。这是本次峰会的又一尝试,现场成交率高达70%,不少藏友都在现场竞得了中意的藏品。两天半的会议,最后组委会别出心裁的安排了大家对常熟市的著名景点进行游览,从虞山到黄公望故里,再到沙家浜,处处体现出东道主的周详。
8年前,一群酷爱近代民国瓷器的人汇集到了雅昌,他们好学、执着,每天在这里互相探讨。有一天,他们忽然提出要在现实中聚一次,匆匆忙忙准备,匆匆忙忙报名,于是20多人终于聚集到了一起,这就是雅昌第一届中国文人瓷画研讨会,那是2004年6月。8年来,这块园地里的人越来越多,谁都没有想到,这群人能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且大家紧紧互相搀扶着走到今天。这一次,这群人汇集到了黄公望故里,不再是零零星星的20几号人,而是浩浩荡荡的300多号人,无需华丽语言与感激措辞,大家一起见证了雅昌民版的凝聚力。活动虽已结束,大家对这份情谊的珍惜,对这块园地的热爱永驻于此!

雅昌艺术网网友合影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